首页

再度躺枪的《欢乐颂2》:抛开现实谈三观,是病

发布时间:2017-06-13 16:07:25  来源:互联网  访问:
  自首播伊始,老生常谈的三观问题再次找上了《欢乐颂2》,与第一部热播时不同的是,如今对该剧的争议,与其说是客观的批评,不如说更像一场毫无依据的泄愤,充满了双标的意味。

  在对网友的声讨进行总结后,大致理由可以分为如下三种:剧中樊胜美角色的塑造与经历充满了直男癌与物化女性的意味;以曲筱绡为代表的上流阶层与平民阶层之间巨大的鸿沟;剧情矛盾的解决主要依靠金钱与人脉而不是法律。

  虽然表面看起来确实有些三观不正的嫌疑,但这难道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吗,“努力未必会成功”的残酷法则也早已成为了丧文化的起源,如果将这些社会现象怪罪于一部青春都市剧,未免有些冲动与肤浅。

  况且在如此逻辑下,《人民的名义》中高小琴姐妹的遭遇简直是女性被物化的悲歌;《纸牌屋》里华府权术的阴暗无疑是对民主政治的“玷污”;而神剧《权力的游戏》,更是“作者对丛林法则的推崇”,而这显然是滑稽可笑的。

  标签化是文艺作品的天敌

  无论古今中外,艺术创作源于生活、高于生活都是一条永恒不变的真理,而其中的“高于生活”,不仅是指在立意、主旨上高于生活,也是指思想的多元性与人性的复杂性。

  正如剧中富家女曲筱绡可以一边居高临下指责其他女孩的价值观念,一边为路边的流浪猫尽心尽力;被家庭所累的樊胜美在引人同情之余,又怀揣着拜金的取向。但只要这些复杂面可以由他们的家庭出生、成长环境等因素解释得通,就不存在是非对错之分,就连汪精卫都曾在少年时怀着必死的心态刺杀摄政王,并写下“引刀成一快,不负少年头”的绝命诗,你能说他每一个细胞都是坏的吗?

  而《欢乐颂》之所以能引起激烈批判,一方面是因为将自己带入了樊胜美、邱莹莹等弱势角色,试图通过幻想中“逆袭白富美”的俗套剧情获取自我安慰;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长期“脸谱化”教育,狭隘地将好与怀置于对立的地位,对复杂多面的人性仍然处于无法理解的状态,可以说在艺术审美上还需要提升。

  阶层固化是不是现实?

  当然,如果把《欢乐颂》拔高到揭露阶层鸿沟、男女平权、底层辛酸的高度,这也同样是不理智的,它更像是一面手工打磨的镜子,虽然与《红楼梦》、《金瓶梅》等人物群像的刻画有着云泥之别,但对现实社会还是进行了相对较真实的还原,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阶层固化问题。

  与改革开放后“海阔凭鱼跃”的社会环境不同,如今中国的财富分布已经趋于稳定,而被寄予改变命运的高等教育,在近年来录取的寒门学子也正逐渐减少,这并不是录取制度的不公平,而是经济收入差距在教育资源投入差距上的直接反应,最终反作用于受教育程度,让寒门出贵子的期望从黄金变成黄粱。

  即便寒门子弟通过自我奋斗进入了名校,抛开家庭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差距,光是与北上广深本地学生在住房上的差距,就足以让他们花费一生的努力来争取,“奋斗十年才能一起喝咖啡”的故事每天都在真实发生着。

  面对鸿沟,心态摆正是关键

  早在三十年前,新华字典就教导我们: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,李萍进入了中等技术学校,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,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。

  虽然放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显得颇为乌托邦,但其中展现出的积极生活态度仍然是值得学习借鉴的,虽然很难能帮助我们通过个人奋斗实现阶层上的跨越,但长期以往怀揣着愤怒与戾气,哪怕有“人美三观正”的神功护体,还是难免会伤身呐。

  在中医理论中,长期生气、懊恼与愤怒很可能是风湿、头疼、气血瘀结等病症在心理层面的诱因,从而加剧由免疫力低下引起的恶性循环。

  此时,一款疗效出众、直击病灶的药物就变得至关重要了,而中华老字号“广西玉林制药”出品的云香精就是这样一款集祛风除湿、活血止痛为一体的明星药,它选取广西特有的枫荷桂、白芷、桂枝、过岗龙等十余味中医药材,对风湿骨痛、头痛、心胃气痛与伤风感冒均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。

  而它又与专治跌打损伤的正骨水、疏肝利胆的复方鸡骨胶囊以及益阳补肾的蛤蚧补肾胶囊被共同誉为“壮药四宝”,逐渐走进了公众视野。

  更加重要的是,有了云香精“一药治多病”的便捷,再也不用背着瓶瓶罐罐出游、上班了,简直是职场加班族与驴友的福音。

  心病得医,风湿骨病更要治哦。

  • Copyright © 2012-2024 http://www.xww365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
   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,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:2685213839